机器人创新企业如何跳过供应链的坑?

来源:机器人创新生态 | 发布时间:2017-04-17 12:04:15

本来一路高歌的企业突然陷入了困境,动弹不得?

销量大增,营收反而不增反降,亏空越来越大?

对于不少创新企业而言,这样的“坑”又岂止踩过一两遍?!原因究竟在何处?

随着科技发展,产品品类越来越丰富,企业内部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

那么,问题来了:创新企业如何与时俱进,完善供应链,完美跳过供应链的坑?

本期机器人大家说,我们邀请到了硬蛋供应链总监——谭海明,从创新企业的痛,创新企业的供应链遇到的问题,智能产品供应链的几个坑以及如何避免和应对踩坑四个方面,为创新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以下是谭海明总监分享实录

创新企业最大的痛是什么?

有些人会说是有创意没资金,或者是没有平台......事实上,这些都不是最痛的,资金、平台等,可以自己去找。创新企业真正最痛的,就是你有创意有投资有资金,但是你东西做不出来,套用一个网络热词——“跳票”。

 

据硬蛋供应链数据统计,2015年到2016年,智能硬件在众筹平台上平均跳票比例高达21%,跳票的周期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最可怕的是有很多商品彻底不发货。不发货就代表着众筹收到的钱必须全部退给用户,同时公司还要承担名誉失信的后果。

为什么会出现“跳票”呢?

原因在于,多达60%的创新公司对供应链的预期过于乐观。他们认为供应链其实就是找几家工厂,完成产品生产-组装-测试-出货这个过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创新企业会发现,难以把供应链的多个环节统筹起来,零部件、组装等遇到的问题也难以解决。

如上图一链式供应链完整过程图表所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完整的供应链不单指生产这一端,它还包括从电子方案的设计,电子元零组件的选型,贴片工厂SMT的选择,产品工业设计,结构设计,包材设计,标准件选型,还有之后的模具厂摸具制作,五金注塑,五金冲压,注塑,成品的组装、测试,成品的参数、物流、售后这些环节,我们把它统称为一个完整的供应链过程。

 供应链的管理就是要把这11个公司或者是工厂串成一条线,进行有效管理,让他们有序运作起来,达成同一个产品的目标。但是创新公司在供应链上往往不能很好的统筹各个环节的进度,结果是品质失控,也就没有办法让产品平顺地去移转到下一个阶段。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供应链管理?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一款产品的开发过程包含什么内容,要经历哪些阶段。如下图所示,这是一款电子产品从设计开发到量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名词,需要注意。

  • DFM

 

DFM是生产可行性审查,在这个阶段,工厂会根据客人的设计做一次完整的审图,工厂会告诉设计者生产存在的风险,以及部分设计是否合理。这个合理如何进行判断?工厂会根据目前的工艺水准去判断设计的工艺难度。如果工艺达不到,工厂会给设计者一些建议,变更设计。但是如果更改设计,是否会导致成本上升或者是周期变长?工厂也会给出一些可行性建议,给设计者做参考。

在这个阶段,很多创新公司可能会直接忽略掉工厂提出的建议,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成本问题,品质问题等。

  • T0、T1、T2

 

 

 

这是模具试模阶段的名称。一般来说,工厂在报价的时候会报价格和交期,而一般工厂回复交期时,只会报T0的时间,T1的时间工厂会回复具体时间根据试模结果给出。这时,很多客户会纠结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给一个具体完成的时间呢?其实这是一个误会,不是不能给,而是准确时间无法确定。为什么无法确定呢?事实上,第一次做出来的模具,在制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大家一起去讨论、解决。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代工厂给出的T0时间去预判完善时间。一般来说,T0的时间跟完成时间差不多是对等的,举例来说,如果T0是20天,这套模具35天到40天左右就可以出来了。

  • EVT、DVT、PVT

这是成品经过三个阶段的验证,放行量产MP的过程。

EVT我们称之为工程验证,在工程验证阶段,可能会拿T0的样品,如果没有,就用手板的结构件去做验证,这个阶段是设计者自行去验证。

DVT我们称之为设计验证,是对设计时的零件选型、设计参数、成品规格、安规等进行验证。DVT对产品非常重要,这个阶段需要将整个产品做全盘、系统化的测试。

PVT,即生产验证。到了这个阶段,产品模具基本上已经被验收了,需要上组装线,去了解工装家具的功能性能,还有进行顺线,即让产品组装从头到尾进行一次,去发现些组装上可能会出现点,或者容易犯错的地方。PVT如果是否做得好会影响到量产时生产直通率,即RE。    

  • RE

很多工厂,会有至少一个RE工程师,他是做什么的呢?其实,他们主要负责把控整个PVT阶段,排工站,设法提高效率,寻找生产的安全隐患,提高产品品质。

  • 产品承认书

承认书一般分两个部分:一个叫零件承认书,一个是成品承认书。零件的承认书是在DVT之后零件验收时,这个承认书包含尺寸、性能、功能、环境、安规测试报告,以及成品的外观限度样品。需要注意的是,限度样品一定要保存,特别是对于外观,因为这个时候你验收的东西会作为后面量产时候出现一些品质边缘的判断标注。

成品承认书包含成品测试报告、尺寸、功能、性能、安全、环境的报告。我们是必须把它保存好,后续如果发现问题,以此样品作为仲裁的一个依据。那么承认样品是不是只做一次就够了呢?其实不是的,样品可以做几次,具体标准需要大家一起协商。

据硬蛋供应链数据统计显示,约18%的创新企业,他们缺少,甚至没有供应链资源;有61%的创新公司有部分资源,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样去识别谁才是他们匹配的供应商资源;有83%的创新企业,他们的供应链有人,也有部分资源,但是他们没有合适的人去管理供应链。如果创新公司遇到上述三个问题,我建议公司把供应链外包出去。

 供应链资源短缺是目前一些创新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点,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目前制造业呈现两个极端,一方面,大批量的常规产品,市场上有很多人在做,特别是一些很大代工公司,小厂商都是做下游代工。对于一个创新产品来说,大公司的代工厂,他们目前还没有完全进入,因此很多创新公司,寻找到的供应商都是一些中小企业,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没有经济规模,大的代工厂不敢贸然进入。

创新公司的供应链会遇到许多问题问题,因此需要专人管理,但如果创新公司供应链没有合适的人去管理的话,产品成本就会比较高,因为你不懂供应链,就没有资源,就选择不到合适的供应商。这个时候就是靠运气,跑到大海里面去捞一根木头,这个木头能不能承受你的重量,这个就不一定了。

综合以上三点,如果缺少供应链的资源,或者供应链没有合适的人管理,我建议创新公司把供应链外包出去,给专业的些供应链整合公司做供应链整合的动作,例如硬蛋科技,我们有专门的项目工程师,协助客人找到供应资源,协同客户做供应商、品质、交期管控。

 

经常听到一些同行说电子供应链有很多坑,甚至是连环坑,今天我想告诉大家,其实供应链没有所谓的坑和雷,所谓的坑是对这个供应链不熟悉,所以一些细节东西被忽略掉,结果掉到所谓的“坑”里面去了。

今天,我先跟大家分析一下,创新企业经常会遇到的三个所谓的“坑”。

第一个“坑”:设计脱离实际的工艺。设计没有考虑到目前市面上工艺能不能达到这个能力,就导致开模费非常贵,良率非常低,最终成品品质跟交期滞后。以土曼一款曲面手表为例,它在2013年非常火,土曼这款手表曾经在微信平台上做众筹,一个星期内就达到了两万只,可以算得上微商的一个奇迹,电子产品的一个奇迹。

但是它开模和开发用很长时间,所以当零件做出来的时候,众筹已经结束了,但是问题还没有结束,真正的噩梦还在后面。这款产品要求没有螺丝且非常轻薄,于是土曼想到采用点胶工艺。

但是这款手表屏幕是曲面的,曲面点胶和扣合会有张力的问题,结果到了组装的时候,就是工艺要求和这个设计,结果组装的不良率达到60%,直接成品直通率只有12%,换句话说,做一个可能就等于亏九个,而且还不能出货。

但是当时众筹已经做了,没有办法,就硬着头皮出了2K,结果这2K出出去,结果退回来差不多1.8K。剩下的8K还没有发怎么办?公司老板只好在微信上面连续出了三封道歉信,把众筹的费用全部退回去了。

第二个“坑”:时间重要还是质量重要? 事实上,如果第一批产品出去给到客户或是经销商,良品率非常低的话,基本上这个产品就是失败的,后面也不用去交货了。为什么?因为你第一次你就做砸了。所以到底时间重要还是品质重要?毋庸置疑,我们当然选择这个品质。时间很重要,但是决不能不能忽略品质。这里要再次说道土曼,他们在这点上就非常典型,他们发现手表的品质隐患非常大的时候,宁可不出,也不能把这个牌子做砸。

第三个“坑”:硬件的规格是否越高越好?其实这个问题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答案,硬件规格永远是没有最高的,但是很多的客户在做产品定义的时候,要求做到规格最大化,换句话说就是把这个同类产品做一个代差的预算,结果做了很多选型,到最后进行产品核算时,发现产品的出厂价已经远远超出之前规划的价格

第四个“坑”:这个就是我们常常讲的Cost down,是不是有尽头?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做“物美价廉”,我们也经常听一些代工厂或者是经销商讲一句话:我们要拿小米的价格去买到苹果的手感。那这个可能吗?有可能,但是非常少。

给大家分享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曾经一个山东教育机构的机器人找我们硬蛋要报价去做我们做供应链整合时候给了一版报价,一个月之后他又拿了另外的三版报价拿来给我看,我跟他讲,我说请把那个最高的跟最低的去掉,中间那两个差异应该是在20%内,这个是合理的。结果这个公司没有听我们的意见,自己去浙江开模具了,三个月之后他重新找到我们,说他可能选到了假的供应商。虽然报价很低,但模具运过去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精度、硬度等,总之就是模具的质量非常差,结果在T0的时候完全出不来,T1的时候也改不好,最后放弃了,这套模具基本上就放弃了。

今天晚上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讲一下,硬蛋供应链的情况。硬蛋供应链依托强大Link供应商平台优势,我们为全球IOT创新者提供智能硬件供应链全流程的整包的服务,包括从产品咨询服务,到立项、电子方案、PPBA的设计、产品的外观、结构设计、模具制作、成品组装、测试、零组件的采购、包装,产品的流程、控制,还有品质控制,到仓储,到出货。

硬蛋供应链的优势在于我们有一万多家供应商,从设计到到模具我们都有供应商,其中我们有260家核心供应商,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硬蛋会派出专业的项目经理去管控。所以对于创新者来说,避免了你找人才,找资源的一些困局;对于供应商来说,我们是协助企业转型,实现内部效益跟技术变革的强大助力。

以下是硬蛋供应链在智能机器人方面的部分案例。综合起来说,就是我们从方案的设计到核心零组件的供应都有非常多的成功的经验。

在核心零组件上面,我们从人脸识别模组、投影模组、声源模组、追踪的模组、人机界面、6轴旋转单元、伺服马达,还有PLC控制单元,控制的X86或者是ARM的解决方案,我们都有,蓝牙、WIFI连接、触摸面板操作与一些红外线的遥控。

在结构电子上面,我们做过最大的机器人有1米高,这个用到了650吨的大型注塑机,它里面的框架使用了不锈钢的钣金件,底座用到了压铸铝的工艺。这个壳体也有用到半透的工艺。什么叫半透呢?半透明工艺是指,在常规环境下,你看不到它是透光的,在灯亮的时候,你会看到它是透光的,这个表面我们叫3喷3涂的工艺,这个工艺在国内还算是比较先进的。

还有就是底座移动的结构,防摔倒功能,还有障碍物感应与躲避,当电量不足的时候,我们这个单元可以自动寻找这个电源去充电。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提供从产品外观设计、结构设计、电子控制方案的设计,FMT模具制作、注塑、冲压、压铸、整机组装、测试以及产品的一些安规认证,包材设计以及物流规划等全流程的供应链服务。而且,我们供应链整服务力求保证质量,降低客户的成本,缩短从开发到量产的时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下面是本次分享的精彩问答:

Q1:与硬蛋合作总包服务,怎么保证核心技术不会被泄露?

谭海明:1. 我们代工是保密的,有NDA协议约束。2.同类型的产品,不同的客户的项目由不同的项目经理带。

 

Q2:您好,请问供应链中的时间管理有哪些要点?如何大幅度缩短供应链的交付周期?

 

谭海明:供应链时间管理的要点,麻烦看一下我刚发的图片,上面就是供应链从签定协议到成品产出时间轴里面的一些管理要素,这里面很多问题都需要注意。

 

关于怎样去大幅降低供应链的交付周期,这个涉及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周期最快的方式就是设计完善,如果设计是很完善的,开模或其它配件没有问题的话,后面就会非常顺利;第二,要选择好的代工厂。好的代工厂是什么概念呢?好的代工厂可以帮你解决这个产品的设计的部分问题,并且预测可能会发生的潜在的问题。选择好的代工厂,事半功倍。

怎么样去选择好的代工厂呢?如果创新企业没有懂供应链的专业人员,建议公司将供应链外包出去,找系统比较完善的咨询公司做供应链一个布局,例如硬蛋科技。